《小儿垂钓》教学设计

时间:2025-04-18 11:34:39
《小儿垂钓》教学设计

《小儿垂钓》教学设计

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,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,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。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?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《小儿垂钓》教学设计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
《小儿垂钓》教学设计1

设计理念

在整个教学环节中,始终以学生为主体,注重了教与学的交往、互动,师生双方相互交流、相互沟通、相互启发、相互补充,促进学生发展,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、感悟诗,并大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,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。A教学目标

1、认识6个生字,会写6个生字,感受汉字的形体美。

2、大致理解诗句,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,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。

3、借助图画,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时的专心致志的可爱想象,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。

4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课文,感受诗的韵律美。

教学重、难点

认识6个生字,会写6个生字。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这首诗。

教具准备

生字、词卡片;课件。

教学时间

1课时。

教学过程

一、由谜语、图片,引入新课

1、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、猜猜这是什么水上动物:

周身鳞甲耀眼明,浑身上下冷冰冰,有翅寸步不能飞,没脚五湖四海行。(打一水上动物)

2、孩子们,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、(鱼)喜欢吃鱼吗、

3、有谁跟父母去钓过鱼呢、怎样才能钓到鱼、(最好让鱼竿长一些……)(不让鱼知道有人要捉它,钓鱼还要有耐心,不能三心二意……)(评:你真能干,懂得的.钓鱼知识真多。)

4、老师这里有一幅图,你能看出是谁在干什么吗、(一个小孩在河边钓鱼,一个老伯伯跟他打招呼,小孩摆摆手。)

5、你能看出是什么时候的事吗、从哪里看出来的、(是古代的事情,从服装上看出来的。)

6、那时候有一位诗人叫胡令能,他看到这一情景,颇有感触,写下了一首诗,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诗《小儿垂钓》。板书并齐读课题。

二、释题

1、读题思考:“小儿”指什么、“垂钓”就是“钓鱼”。

2、指导读好课题:谁再来读课题,“垂钓”正音。“钓”是生字,一起再来读一读,并书空“钓”;

3、读课题。读了课题,你有什么疑问、(小孩是怎样钓鱼的呢、他钓到鱼了吗、在哪儿钓鱼、)

4、好,让我们走进课文,去读读吧!

三、初读古诗,认识生词

1、我们先来听听课文录音吧!

2、再自己读读古诗,注意把字音读准,戴红帽子的字(生字表里的字)多读几遍。

3、再读古诗,注意读通诗句。

4、同桌互相抽读,检查字音,纠正读音,并做上符号。

5、孩子们是不是都会读了,老师来考考你们(检查读音)。

(1)抽生读字。(谁来领读,如果他读对了,就跟着他读三遍。)

(2)去掉音节你还会读吗、这些词语娃娃你也认识吗、(蓬头、稚子、垂纶、侧坐、莓苔、草映身、路人、遥远、不应人)(开火车读)

(3)把生字、词语送回家,你还有信心读准他们的字音吗、抽学生读句子,正音。

(4)齐读古诗。过渡句:孩子们真能干,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不但把字音读准了,还把句子读通顺了。真不简单!

四、朗读古诗,感受诗意,学习两个同音字“应、映”

1、再读读课文,图文对照读,看看能读懂什么,将不懂的词句做上记号。

2、学生自由质疑:大家通过图文对照读,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。(蓬头、稚子、垂纶、侧坐、莓苔、草映身、遥、不应人……)

3、(前两句诗)边读诗句边看图理解并学习生字“映”。

(1)看图理解“蓬头、稚子、垂纶”:头发散乱的小孩学钓鱼。

(2)谁来读这一句、一个不愿意梳理头发的孩子来学钓鱼,说明兴趣很大,怎样读、再读(把字音读准)。

(3)小孩是怎样坐在河边学钓鱼的、(侧坐)用身体语言理解“侧坐”。看图理解“草映身”。

“映”是生字,读,正音。

给“映”找朋友并读词语:倒映、放映、映照、映山红。

用“倒映”说句话,并读句子:①月牙倒映在池塘里,像一只弯弯的小船。②星星倒映在池塘里,像许多闪亮的珍珠。

怎样记、(用加一加方法记),书空。师范写“映”,生描红,临摹。

(4)小孩是怎样坐在河边学钓鱼的、连起来说一说。

(5)谁来读这一句、边读边看图,边想象诗中的情景。抽生读—正音—齐读。

4、(后两句诗)边读诗句边看图并学习生字“应”。

(1)谁来读这两句、

(2)出示课件问:当小男孩正在专心钓鱼的时候,路人走来向他大声提问,小男孩是怎么做的、

(3)(摆手)读第三句。他回答了吗、(没有)再读,正音。

(4)过路的人向他问路,他一句话也不回答,只是摆手不让过路人靠近,为什么这么做、从哪里看出他怕把鱼吓

跑、怕什么声音吓跑鱼、(路人的脚步声、问话声、小孩的回答声。)“应”是什么意思、(回答)

“应”是生字,与“映”同音,读,正音。

“应”找朋友并读词:对应、反应、应答、应用题。(“应”是多音字,组词:应该、应当)

“应”什么结构,怎样记、书空。师范写“应”,生描红、临摹。

(5)抽生读第四句,正音,男女赛读,齐读。

师小结:小孩既怕老伯伯的脚步声、问话声吓跑鱼,又怕自己的回答声把鱼吓跑,他一门心思用在了钓鱼上,你觉

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、可爱的孩子。(聪明、聚精会神、专心致志)

(6)指导学生看图朗读这两句,读出小男孩专心致志学钓鱼的样子来。

5、指导有感情朗读古诗。

(1)再听录音:让我们来夸一夸这个孩子吧!这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,读一、二句诗。

(2)这真是一个注意力集中、全神贯注的孩子。读三、四句诗。

(3)读全诗。

五、指导背诵

(1)看录像:这孩子初学钓鱼多么认真、多么专心致志啊!让我们带着感情背诵这首诗好吗、

(2)根据板书背。

六、识记字形,指导书写

1、分析识记字形:课文还有四个生字(钓、遥、路、侧),让我们来记住它们吧。出示四个生字,这四个生字娃娃各有各的样子,你对哪个生字娃娃的印象最深刻、是怎么记的、说给大家听听。

2、扩词:哪些孩子愿意帮其中的生字娃娃找好朋友、

3、指导写字,观察田字格里的字描描写写,重点指导“应”、“映”、“遥”。

4、选字填空练习: ……此处隐藏15505个字……生的想象能力、

课前准备

生字卡片、课件

教学过程:

一、复习巩固,导入新课,激发兴趣

同学们,咱们从前学过很多古诗,谁能背给大家听听。

指名背诵《宿新市徐公店》

你背的这首诗描写了追黄蝴蝶的孩子,非常有趣。同学们,今天要走进我们课堂的也是古时候的一个小朋友,当时诗人把小孩儿叫作“小儿”、板书:小儿。这个小孩子在做什么呢?

板书垂钓。这儿有一个生字垂,谁会读?多指名几个读,齐读。来,一起读读这个词:垂钓。

你能通过这个词想像出这个小孩儿在做什么吗?(钓鱼)

是的,这首诗就写了小孩子钓鱼的事,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吧!

齐读课题

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(板书:唐胡令能)

他笔下的小朋友是怎样钓鱼的?

请同学们打开书,自己先读一读这首诗,认读生字,读准字音,把这首诗多读几遍。

二、初读古诗,认识生字、词语,准确朗读

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,老师听见一些同学大声地认读生字,真会学习。

那我们就先来认识认识诗里的生字朋友

垂、蓬、侧、莓、苔

1、认读生字

2、指名读,齐读

3、去掉拼音,齐读,开火车读

4、认读词语

CAI出示:蓬头、稚子、垂纶、莓苔、草映身、招手、不应人

师引导学生读准,读懂,读美!

5、将我们认识的字词朋友放回古诗中,自由地读一读,试着把古诗多读几遍。看看谁能把古诗读得既准确又流利!

6、师范读

让我们赶快走进古诗去看看这个小孩子究竟是怎么学钓鱼的?

三、情境导入,理解品读诗句

1、蓬头稚子学垂纶,侧坐莓苔草映身

CAI仔细看图,看到了什么?自己静静地想一想,用几句话说给同桌听一听

同学们说了这么多,诗人只用了两行诗,十四个字就把这副画展现在我们面前

板贴在黑板上

指导朗读

这个孩子是怎样坐在河边钓鱼的呢?我们学一学吧!

全班表演侧坐你们侧坐的样子和诗里的孩子一样可爱。这样坐着,多么舒服,多么惬意啊!

孩子侧身坐在绿绿的莓苔上,周围的水草郁郁葱葱,密密层层遮住了他的身体,这就是:草映身!

孩子小小的,水草密密的、高高的,把孩子小小的.身体全遮映住了!

指导朗读。

咦,孩子为什么要找一个水草这么茂密的地方钓鱼呢?

男女生比赛读,全班齐读。

3、路人借问遥招手,怕得鱼惊不应人

孩子钓了好久,一条鱼也没有钓到。他透过清澈的河水看到一条大鱼慢慢游过来了,眼看就要上钩了,他屏住呼吸,静静等待鱼儿上钩。正在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?

来,结合图画,自由读读这两行诗吧(板贴在黑板上)

生答远处有个人路过这里,发现了这个钓鱼的男孩,于是向他问路。他招手不回答路人,怕把鱼吓跑了。

师演:正在孩子专心钓鱼等待鱼儿上钩的时候,远远来了一个路人问路,来,我就是这个路人

你们就是钓鱼的稚子!(演):“小朋友,请问你杏花村怎么走啊?”

你们怎么都这样摆手,

不出声回答我啊?|(怕得鱼惊)

原来是“怕得鱼惊”,所以你们“不应人”,所以你们才冲着我“遥招手”。

我问路时,你们心里在说:

(带着自己的感受,自由读读这两行吧)

孩子心里还会说?

路人来问路时他远远就招手不回答路人,怕鱼儿受惊了不来上钩。他心里说:别喊了别喊了,别把我的鱼儿惊跑了

小组比赛读

齐读

4、就是这短短的四句诗,把这样一个天真可爱,聪明机灵专心钓鱼的孩子带到了我们面前。想象孩子可爱的样子,让我们把整首诗完整地读一读吧。

大家读得真好,这个同学啊还带着动作在读呢!我们一起来带着动作读一读吧!

5、CAI音乐

清澈河水里,鱼儿自在游,绿绿莓苔旁,孩子静等候。

头发蓬蓬乱,水草绿幽幽,路人来问路,远远急招手。

合着音乐,我们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读古诗,看谁能把古诗背诵下来。

(把板书摘下)

6、合上书,结合图画,我们自由地把古诗背给同桌听听吧

7、指名背诵。齐背

四、拓展《村晚》

今天我们一起读了一首这么有趣的诗,还认识了一个聪明的孩子。其实古诗中描绘了不少可爱的儿童形象,例如我们从前学过的《宿新市徐公店》,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宋代诗人雷震写的《村晚》

村晚

[宋]雷震

草满池塘水满陂(bēi),山衔落日浸寒漪(yī)。

牧童归去横牛背,短笛无腔信口吹。

大家借助拼音自由的读一读吧。

指名一二,齐读。

描述诗意

五、作业

今天《小儿垂钓》里的稚子陪伴我们度过了快乐的学习时光,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,翻开书83页再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,一边看一边想想插图和我们学的古诗相比还差点什么?

我们拿起彩笔画一画吧。

《小儿垂钓》教学设计14

教学目标:

知识和能力:通过讲解和朗读古诗,使学生感悟古诗大意,能够熟读和背诵古诗。学会本课的7个一类生字和7个二类生字,通过古诗教学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。

过程和方法:通过识字教学,使孩子们学会运用部件组合法来识记生字,并且掌握形声字的基本特点。

情感态度和价值观: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,让学生去贴近自然,感受自然给人们带来的乐趣。

教学重点和难点:

能够感悟古诗大意,学会本课的.7个一类生字,理解其字义,会认7个二类字。

教具准备:小孩图、路人图、草图、生字卡片、实物投影仪

教学时数:1课时。

第一课时

教学内容:

1、感悟和理解古诗大意,熟读并背诵古诗。

2、学会7个一类生字和7个二类生字;指导书写一类生字。

3、完成课后习题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复习导入:

同学们,上学期我们学习过一首描写小孩在河边钓鱼时的情景的古诗,谁还记得它的题目?《小儿垂钓》你能试着背诵这首诗吗?

二、练读古诗、背诵古诗。

1、多种方式朗读古诗:学生领读古诗。学生自由练读古诗。

指名读古诗。背诵古诗。

2、让学生在诗中画出一类生字和二类生字,同桌之间读一读。

三、对照书中插画,感悟古诗大意。

1、观察图画,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涂上画了些什么?

2、通过读诗你读懂了什么?结合诗句说一说。

3、把诗中描绘的情景将给大家听。

四、学习生字。

《《小儿垂钓》教学设计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